请稍候...

做智慧的参与者-九州现金网

点击数:169152017-08-06 15:00:00 来源: 九州现金网-金沙足球现金网

今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建立h5周年,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也将迎来h5岁生日。作为我国航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主力军和勘察设计行业的排头兵,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立足自身优势,全面拓展业务板块及服务领域,而智能工厂建设就是其众多有益探索之一。


“你相信吗,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吃的药是根据每个人的基因来配方的;我们的早餐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和营养需求来调配生产;工厂生产线可以按照工人希望的时间开工,无需担心下午3点没法去接孩子;生产车间里是机器告诉机器下一步做什么,而非中心控制台的技术员在操作。”这就是德国工业4.0给我们描绘的未来智能工厂的宏景。
工业化发展在经历了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的历程后,以“动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为特征的先进智能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令智能工厂建设的浪潮势不可挡。如何打造适应产业转型发展的智能工厂,设施规划和设计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65年来深耕航空工业设施规划和设计领域的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以下简称“中航规划”开启探索智能工厂建设之路。正在一套崭新的逻辑:设施规划和设计是智能制造的源头。
从工厂生命周期的角度看,设施规划和设计是工厂建设的源头,是保障制造工厂实现功能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环节,智能制造的生产线的建设中,设施规划设计更是基本前提和基础,关乎智能制造的成败。
从传统的视角来看,设施规划是相对静态的。工业4.0催生了一套崭新的逻辑—从设计这个源头开始,就必须考虑未来“未可确知”的使用状况,也就是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动态化。此外,设备智能化也是这套崭新逻辑的关键所在。在设备的配置选型上,需要具备设备智能化条件,包括信息的接收、反馈、自主分析能力;要考虑工业网络架构及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生产辅助系统物流管理,动力供应智能化,比如可计量、动态化,实时监控,能够进行智能的生产配套设施运行的自主决策。同时,也可获得产量和动力消耗的关系等。诚然,“运用崭新逻辑的基础就是要实现设计方式本身的升级。设计要数字化,要进行规划设计方案的数字化仿真。”中航规划总工程师陆国杰如是说。

沿着这一逻辑,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设施规划与智能制造的关系!智能工厂为智能生产的实施提供了载体;设施规划为智能工厂的实现提供了系统化的设计方案,涵盖设备设施、人员、物资等要素;反过来,智能生产则为设施规划提供了各类约束,包括制造工艺约束、物流约束等。

两把“利器”:让智能生产线更加高效智能工厂究竟有多智能
在中航规划技术院院长王明珠看来,“智能工厂的建设目标就是使企业达到安全环保、最优生产、效益最佳、劳动生产率最高的状态。无论是智能工厂还是数字化生产线,设施规划始终围绕产品从毛坯到零部件到成品的全过程。”
在工业4.0的逻辑框架下,设施规划的设计标准及工作方式亦是全新的。首先是实现零件和产品的智能化,意味着零件和产品具有很高的“数据”和“信息”特征,即标签化,达到可识别、实时跟踪。其次,设计师们要更为深刻地了解零件工艺过程,包括零件所有工艺及工序过程,零件应用及设备需求和互动关系,才可能最终实现工厂里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对话”,达到基于数据分析的生产线优化,大大提高生产线效率。这其中的两把利器就是!精益化生产与柔性化设计。在进行产品的数字化仿真后,可以发现哪些环节冗余度较高,从而将生产线进行合理化改进,形成精益化生产。柔性化就是生产线的可扩散性和多适应性,将一条生产线稍作调整就可以适应不同的产品加工对象,能够减少工装数量,提高工装的利用率。
中航规划总工程师陆国杰表示,肩负中航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使命,中航规划致力于为航空工业的转型升级服务。中航规划深谙航空产品的制造工艺,包括航空零件加工、部装、总装生产线等,能够为厂所提供智能工厂顶层设计、转型路线图、软硬件一体化实施的工业4.0九州现金网的解决方案。
设施规划“三部曲”:奠定智能制造之基
中航规划紧跟发展趋势,早就着手对数字化生产线设计技术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通过一系列能力建设项目的设计,初步建立了基于模型的数字化生产线规划设计技术体系。以三维协同设计平台为基础,以基于启发式算法的工艺布局优化、基于离散事件仿真技术、智能制造部分关键技术为核心,在航空制造生产线规划设计和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应用方面,积累了一批技术成果和丰富的应用经验,致力于推进智能制造在航空工业的落地。
下面,就带您聆听中航规划探索智能工厂建设的三部曲!“工艺分析”一“布局优化”一“结果呈现”。
在生产线布局阶段,以精益加工单元的划分为例,众所周知,多品种、小批量是航空制造业的典型特征,品种繁多且加工流程长度差异显著,仅通过电子表格来人工进行工作零件归类是一件十分繁杂而不易做好的事情,为此,中航规划开发了精益单元自动划分工具,能够自动实现相近加工工序的零件聚类,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精益加工单元的设计推进工作也大有裨益。
在生产线布局优化阶段,中航规划联合应用三维设计协同平台和生产线运行仿真平台,通过三维协同设计尽可能避免设计过程中的“错漏碰缺”问题,形成可以交付的虚拟生产线模型。
在生产线规划成果呈现阶段,以虚拟生产线模型为基础,结合仿真平台产生的三维制造过程渲染,产生的虚拟生产线运行过程动画具有突出的视觉效果,能够把难以解释的复杂系统用直观的方法表现出来,能够指导员工快速开展生产制造。
在实际项目建设中,中航规划要把控整个生产线的投资平衡,保证生产线的实际运行效率和设计意图完全一致,减少在真实系统上调试的工时,提高效率,节省资金。
在设施规划“三部曲”的基础上,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将实现智能生产线和土建、动力、能源供应的完美集成,提供最优化的配套保障,确保生产线安全、稳定运行;确保节能、环保、人性化等绿色理念最有效地在智能线上落地。
【责任编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