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

京东的无人仓储 -九州现金网

点击数:168422016-12-29 13:08:36 来源: 九州现金网-金沙足球现金网

双十一这个日子,这对各家电商都是一次机遇和考验。说机遇,是因为双11天的订单量就可能超过平常的n倍。而考验,也同样来自这里。激增的订单量,极度考验了电商的仓储和物流能力。

在美国,遇到感恩节的时候,一些电商为了减缓仓储压力,甚至会故意撤掉广告,以防止订单过多无法处理。在国内,遇到电商大促或者过年的时候,也常常出现物流跟不上订单的难题。

有问题就有解决方法,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无人仓储自然成了未来发展的主力。理想中的智能仓储高效、成本低廉。

比如10月26日,京东对外展示了其智慧物流实验室,一个由机器人、人工智能算法和数据感知网络打造的全自动仓储场景。也是京东一直对外宣称的“无人仓”项目。

无人仓,顾名思义,也就是几乎不用人力,仅靠一些自动化设备,就能让一个数万甚至数十万平米的仓库运作起来。从字面意义上看的话,大家可能会感觉这和传统的自动化生产线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那京东为何称这个物流实验室为“智慧物流实验室”,他们的智慧是如何体现的呢?

一、“无人仓”并不神秘

其实“无人仓”并不是什么先进的理念。

在其他行业,尤其是那种大批量同规格的商品,其仓储的自动化早已经成熟。比如烟草行业,码垛机器人、高架立体库、件烟缓存系统、自动化分拣线等技术,都已实现大规模应用。

除此之外,还有面向零售的自动化药房,这项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和机传输手段,极大地提高药品在零售终端储运的效率,减少差错率,节约营业面积。

但是,电商行业,却有些特殊。其难点,主要体现在订单种类繁多上。由于订单种类过多,各种货品的规格是不一样的,尺寸,重量,形状,等等,都是不同的。于是,光是分拣这一项就极度复杂。如果要确保准确率与效率,需要对每种产品都制定一个个性化的九州现金网的解决方案,其中的难度并不是线性叠加的,它甚至可能是指数型的。除此之外,还有货物的搬运,打包,拆分等等工序。以及每天海量的订单量。这些都是其他行业所没有的困难。

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商仓储的自动化,会以“黑科技”的概念被媒体宣传。抛开公关、营销的因素,其中未必没有真材实料的东西。

二、亚马逊的“无人仓”

目前世界范围内,研发电商仓储的自动化技术的不在少数,这是全世界电商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但大多都只是半自动化,真正意义上的“无人仓”还未实现。

而其中比较出名的,要数amazon的kiva系统了。事实上,amazon早在四年前就开始着力于研发无人仓储,他们2012年就以7.75亿美金收购了kivasystems,用来提升整个amazon的仓储系统效率,以及减少人力。

amazon使用的是一种叫kiva的机器人,它外观看起来像一个冰球,能搬起超过3000英磅的商品在物流中心自由“行走”。

amazon的模式是,传统的固定货架现在被kiva驮着,它可以载着货架在仓库里移动,运到仓库边缘的工作台,由分拣人员取货。

这是一种在平面上进行路径优化和资源调度的方案,但目前还不能做到全自动化,依然需要人工进行拣选。传统的取货方式需要积攒多个订单以后,把这些多个订单的共同物品汇总,才会去由工人去固定货架上取货,效率非常低。而kiva的使用,实现了货架的自由移动,于是不再需要积攒订单,因此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但是这种模式,需要一个超大面积的仓库。美国地广人稀,许多“不毛之地”价格十分便宜,而且又离主要城市及公路、机场等又非常近。比如amazon在加州的仓库,离洛杉矶只有一个半小时车程,而且几十公里外就有专门的货运机场。这就导致amazon可以任性的建造超大面积的仓库,不用考虑空间利用率。

三、京东的“无人仓”是什么原理

但amazon的那一套对于京东来说,是不可能的。

以中国主要城市及周边的地价,以及中国全球第一的人口数量(双11期间的剁手党可能比全美国人口还多),amazon的那一套,对中国来说并不适用。所以,京东使用的是立体化的存储模式。他们将货架高度变高,在纵向上进行资源分配和整合,再汇总到分拣中心。

这个场景的实现,需要依靠搬运机器人、货架穿梭车、分拣机器人、堆垛机器人、六轴机器人、无人叉车等一系列物流机器人的相互协作。

但是,这并不仅仅是仓储环境的改变而已,这里面需要有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的应用,如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图像识别、大数据应用等做支撑。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与amazon的kiva机器人相比,京东多了5种机器人,其中更是有“分拣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六轴机器人等”大杀器。

可能你们还不清楚它的价值,这里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仓储的发展史:

仓储的发展,有着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就是第一代物流技术,它只使用简单的工具,人力搬运,人力分拣,效率十分低下。

第二阶段,也就是第二代物流技术。它实现了半自动化的仓储模式,比如amazon的kiva机器人就是这种,它极大的节省了人力,让人少走了路,实现了机器人到货再到人的这么一个场景。但在最关键且最复杂的分拣环节,依然需要人力。

第三阶段,第三代物流技术,也就是智慧物流体系,即京东的“智慧物流。它突破了分拣这个环节,使得整个仓储系统完全无需人力,实现了人力的完全解放以及效率的全面提升。

可以说,第二代与第三代的核心区别,就是分拣。

也就是说,amazon的kiva机器人,仍然只是第二代物流技术,但京东的无人仓,却是真正的第三代物流技术。

京东真的这么厉害吗?带着疑惑,我们来看看他们展示的设备和给出的数据:

shuttle货架穿梭车:负责在立体货架上移动货物,能够实现6m/s的高速行走,并且具有每小时1600箱的巨大吞吐量。

智能搬运机器人agv:这个自动导引小车载货达300公斤以上,可实现货物在库房内的搬运,通过调度系统与人工智能可灵活改变路径,实现自动避障与自主规划路径。

delta型分拣机器人:这个拣选机器人采用3d视觉系统,能够实现动态拣选、自动更换捡拾器以及155ppm的作业节拍,具有三轴并联机械结构及适应货物转角偏差辅助轴的特点。

六轴机器人6-axis:它由控制、驱动、机械本体等单元组成,负责拆码垛等工作,具有165kg大载荷量和±0.05mm高精度的特点。

这些设备是真家伙,并非纯概念和噱头,它们组成了京东的“智慧仓储系统”,也展示了他们的野心。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优化。

比如,最核心的,机器分拣环节。首先,它需要在每样货物上贴上条码。但由于货品尺寸不一,条码的位置很难保证规范。它需要整个供应链,包装,贴码,都得到规范,否则很难保证精度。如果无法保证精度,那效率也无从谈起。另外,设备吞吐量不一,也会导致效率的降低。虽然无人仓储系统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扰,但这一切至少有了一个清晰可见的方向。而且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无人仓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营销概念。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仓储,物流,真正成为了困扰大型电商的一个重大问题。

所以,除了无人仓储,京东此次还公布了无人机和无人车。其中无人机已经在此前试运营,而无人车此次也将在北京部分地区试运营使用。无人仓储解决仓储环节的繁杂程序和大量人力占用等问题,而京东无人机和无人车将解决农村和城市最后一公里的终端配送问题。

四、电商的困境与“无人仓”研究的必然

说到底,目前困扰电商的,主要体现在:

1,随着整个电商行业的发展,整体日益增长的订单量;

2,双十一等大型购物节的订单量激增;

3,农村配送难,最后一公里问题。

谁突破了这些问题,谁就能占稳电商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大企业来说,这是一件投入多少钱都需要去做的事情。

【责任编辑:】
网站地图